自党中央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来,虽然装修设计公司经常将转型升级挂在嘴边,但却迟迟不见大动作。如今,无论是从生产环节,还是针对流通环节,政府连出重拳,推出一系列政策、标准,家居企业似乎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节骨眼。究竟该不该转?又该如何转?对此,本刊特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家居产业转型升级。
京家居卖场谋划转型升级
“国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其战略核心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家居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未来十年做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紧跟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 略。”居然之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汪林朋的想法是,国家上有政策,我们企业就要下有动作,快一步实现产业化升级,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上就比别人多了先机。
家具、建材生产企业外迁,卖场为何也要抢占先机?抢占什么先机?表面看来,各种政策针对的是家具、建材生产企业。但事实上,家居业流通企业特别是大众化定位的家居卖场,在不久的将来同样会面临窘境。
今年8月,北京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经信委等委办局联合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首次将城六区作为一个区域实施统一的禁限措施,加大禁限力度,这显示北京将更严格地收紧产业底线。
不仅是家具生产企业,五金、家具等专门零售市场主体也在“禁止新建和扩建”之列。《目录》中规定,全市范围内将禁止新建和扩建商品交易设施;在东、西、北四 环路和南三环路以内,禁止新建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批发业商业设施;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中,禁止新设专门零售市场主体等。
随着首都功能的进一步明确,这一系列的“禁限”或许会更加严苛。这也为目前北京市内现有的家居卖场,特别是大众化定位的卖场敲响了警钟。因为卖场新建或原址扩建的机会几乎为零。如何提升卖场单位产出,将是这些卖场必须思考的问题。
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现在,很多家居企业都在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做着相应的计划安排,我们企业准备从两个方面来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第一方面是好中选 优,做精品家具馆;另外一方面,我们正在完善整个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将以办公家具等为主体的上游产业链和以家居饰品等为主体的下游产业链做进一步的完善 升级。”城外诚市场经营中心总经理刘洋告诉北京晚报家居周刊记者,未来,他们会为更多的设计企业、软装企业和以家居文化为主体的家居企业,提供位置更便 利、区域更集中的办公地点,让他们形成一个以设计、文化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然而,集美家居与其它家居企业的产业升级新思路有所不同。在集美家居集团副总裁沈耀俊看来,卖场做好产业升级的核心,是发展好自己的电商平台。
“卖场的根本属性是交易平台,它的任务是为家具品牌带去客流量,我始终认为,作为卖场,我们本身没有自己的产品,我们经营的就是客流,我们的任务就是给租户带 去客流量。”沈耀俊认为,如今社会的主流消费人群是85后、90后这些年轻人,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很大,所以如何将电商平台做大、做强就成了我们的重点 工作。他认为,管理、服务、企业形象等工作尽管也要做,但是吸引客流才是卖场的核心工作。
[动与不动]“慢半拍”将错过“先机”
尽管一些家居企业在国家政策出台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有所行动,先一步走在其它家居企业的前头,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对于现今的种种形势变化,似乎仍旧处于观望阶段。
“现在很多家居企业还处于观望阶段,并不一定是因为这些企业对国家政策不敏感,企业或许是出于担心。”刘洋认为,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转型升级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转型方向对了还好,一旦转型方向不对,那么对这家企业很可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如今家居行业的竞争激烈,一步失误很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但“早动”更胜“不动”,毕竟一旦失去了先机,企业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竞争对手收入囊中。
北京晚报家居周刊记者发现,目前这些按兵不动者有着共同的特性:卖场的定位普遍较低,并且即便在今年这样惨淡的市场环境下,客流量仍然过得去,生意还算过得去。
“今年北京家居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困境中,北京家居行业,特别是家居流通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晨曾表示,今年市场上,定位高端和定位偏低的家居卖场,生意都还不错,反而是中间层面临的压力比较大。
据记者观察,先行启动转型升级战略的,恰恰是这些“中间层”,例如城外诚、集美。然而,万家灯火、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等企业在卖场升级改造、服务推陈出新等方面的举措却显得有点“慢半拍”。
事实上,这些“慢半拍”者中,并不是全都没有体会过不及时转型的后果。万家灯火装饰城便是其中一员。多年前,万家灯火灯饰城就经历过一次灯具市场洗牌。
万家灯火也算得上北京家居流通领域的“老字号”,始建于1997年,曾与十里河灯饰城、北四环灯具城、万隆汇洋灯具城、兴隆灯具城、八方龙灯具批发市场等并称为“京城八大灯饰城”。
然 而2012年,受上游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家居业寒冬降临,也就是在那一年,京城家居卖场的洗牌率先在灯饰行业拉开。2012年上半年,位于西四环岳各庄桥 西南角的八方龙灯饰城因与商户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签,原址不再经营灯饰灯具,改做花鸟鱼虫。“京城八大灯饰城”之一就这样关门歇业。
据一位在业内从业十余年的资深家居人士回忆,八方龙的歇业,除了与自身经营策略不当有关外,其实也是因为灯具这一细分市场越来越不好做。据这位资深人士回 忆,当时灯饰城均面临如果不升级、不转型将面对生存问题。“那时,同为八大灯饰城之一的万家灯火,及时对经营范畴进行了调整。”这位业内人士说,“也正因 为如此,万家灯火走到了今天。”然而,在面对此次首都功能升级时,万家灯火却进入了“慢半拍”阵营。这或许跟企业现在的生意不错有关。
“地理位置优越,卖场定位相对大众化,产品售价较低,所以尽管家居市场总体经营形势不温不火,但是一直以来,万家灯火装饰城的人气尚可。”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 人士认为,这种“尚可”的状态,很容易降低企业的危机意识。“一家经营状况尚且良好、客流还算稳定的企业,很容易在本该升级、创新的时候,动作上有所滞 后。”这位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尚可”并不意味着没有改革的需要,目前对于北京的家居企业来说,转型升级虽算不上迫在眉睫,但绝对是大势所趋。
本文采摘自北京晚报,转载请注明出处